一位文科生在美国的厨娘生活
后来终于搬进了自己的房子,也开始了自己做饭的生活。原因有三:一、因为住在离系楼走路5分钟的地方(住得近,却经常迟到,人的惰性啊),也就没有买车,因为不方便也就没法经常出去吃饭;二、作为没有奖学金的学文的留学生,经常在外消费太贵,记得有一位师兄老潘在一同旅行的时候曾给我算过,就算我不吃不喝的,留在美国一天的成本高达150美元(成心地不让我玩好,小人之心,真是险恶),所以能省还是省一点吧;三、自己做的菜不难吃。
这是非常奇怪的一点,在家的日子,爸妈除了对我在学习上严一点,其他方面算是比较娇惯的,又是独女,自是多了宠爱。我爸有句名言:“你除了读书,其他事情一律不用做不用管。”于是乎,不会做饭,不会打扫卫生,不会洗衣服,我成了一个纯粹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倒头妈”。“倒头妈”是我家的方言,源于原本应该是儿女伺候父母,而这两头却颠倒了位置,变成了父母伺候儿女,故称“倒头”;而儿女上升到了被伺候的地位,就像成了“妈”一样,合起来就是“倒头妈”了。

到了美国后,在家连煤气灶都不会开、菜场都没进过、更没做过一道菜的“倒头妈”竟然摇身一变,华丽变身董大厨。从我妈的远程视频指挥,到对着“下厨房”美食网站的菜谱,到向各种“酒肉朋友”偷师,再到自个对着中餐馆中意的菜式研究各种成分后回家自我尝试,在美国,我的厨艺完成了“零突破”的质的改变。我妈拿手的红烧排骨、我妈爱做给我吃的清炖乌鸡汤、我妈逼着我吃的西芹炒肉、我妈爱吃的酱汁鸡爪……我都会了;我妈不会做的西安肉夹馍、北京豌豆黄、山东大包子、四川水煮鱼……我也会了。硕士毕业那会,我妈亲临美国,检查我的毕业收获(学业上和厨艺上),承认我青出于蓝而远胜于蓝。
之后,我一人带着我儿子(小猫Cookie)来到了洛杉矶,找到了喜欢的工作。下班之后仍喜欢自己做饭,一天的劳累仿佛在菜刀切西芹清脆的声响中一蹦一跳地跑远;在炉上番茄牛尾汤咕噜咕噜的吵闹中变成了香喷喷的荤腥味道;在爆香葱、姜、蒜、八角的滋拉滋拉的动感“电子乐”中转化成新一天热情满满的正能量了。
留学网 读懂留学
关注留学,收听和分享“未来留学”

携手留学网,为您提供更多留学行业新鲜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