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行李之我见(5)
2012-04-02 08:03:50
所以羽绒服不是绝对要带的东西,可以用皮衣、高级保暖的大衣、风衣或夹克代替(如果带了这些,可以考虑不带羽绒服)。要带羽绒服也不要用很厚的,关键是要大些、防风好些。德国的羽绒服和大衣等都很贵,样式也丑。但是考虑到重量和体积问题,这类衣物不要带太多,最后不要放进箱子,而是如上文提到的,和部分书籍放在塑料袋里,提着直接登机,说这是可能要穿的,这样能不记入行李重量和空间。 其他的就看个人喜好了。德国的大衣和羽绒服,男式毛衣,外套,等都比较贵,款式也很有限,应该从国内带来。建议男士多带衣物来。不过德国的女装针织衫,T恤,裤子,衬衣等,在1月和7月的大减价的时候非常实惠,不少款式很好。我女友就嫌带的衣物多了,不能多买新的,结果这次回国又带了很多以前带来却从来没穿过的衣物回去(有一半之多!)。看了以上对天气详细的介绍,裤子和具体该带的衣物我想也不用再详细介绍了,大部分都是春秋季节的衣物。 特别注意:常换洗的内衣物、秋衣裤和袜子等要多带些,外套和毛衣少带些。因为租房不一定带洗衣机,要多攒几套脏衣服集中去洗衣中心洗。德国非常清洁,虽然我有洗衣机随时可洗,可是外套和裤子穿了两三周都不见一点灰尘,最后觉得实在穿的太久了,不洗心里不舒服,也怕房东觉得不清洁,洗裤子几乎都不是因为脏了。所以裤子、外套、毛衣等重衣物不用带很多,也可以以后回国再慢慢带来。 看来树多了就是好,想起国内在北方上大学的时候,到了秋冬季,刚擦的课桌才半天就是一层灰,裤子要两天一换…… 不推荐带的衣物: 西装,几乎不会有必要的时候。多是德国白领工作时才穿西装,大街上几乎见不到有人穿。参加普通的晚会、聚会、音乐会、演讲、重大活动等,都可以不穿西装,只要衣着得体,也不会有不良影响,可能大家都比较随便。如果真的想带,也可以,但是考虑到第一次东西会较多,携带西装既不方便,也容易损坏,建议等下次回国再带来,反正一年半载内不会用到它。对于习惯穿西装的朋友也要尽量少带几套,运输和保养都是很麻烦的问题。 裙子看来穿的机会很少,估计总共不会超过两三个月(27度以上计),当然喜爱穿的女士可以带厚点的来。 棉裤、厚毛裤、皮裤,已经说过,德国冬天不需要这些,否则进了屋子也不方便脱。 高档毛料、纯羊毛或者羊绒衣物尽量少带(特别是外衣)。这些东西的保养是最大的问题,德国干洗和相关服务很贵,还是少给自己找麻烦吧。 <鞋帽> 拖鞋要从国内带来,德国最最便宜的也要4、5欧元。关键是因为德国住宅全部是木地板或者地毯,不换鞋子或者用硬底拖鞋都不好。所以一定要带一双轻巧的软底拖鞋来,千万不要带很大很重的普通塑料拖鞋。 凉鞋很少穿,夏天不热,可以整年都不穿凉鞋,也很少见德国男人穿。女士的凉鞋花样繁多,价格稍贵,打折的时候还可以接受。建议不用多带女式凉鞋,毕竟穿的时间不长。 德国运动鞋皮鞋稍贵,到打折季节就便宜很多了,完全可以购买到合适的。 建议可以从国内带一双软底拖鞋、运动鞋一双、皮鞋一双,觉得不够就根据个人习惯,多一双更换用的皮鞋或运动鞋。个人认为布质的网球鞋很不错,透气性好,适宜春夏季节。鞋子不用多带,空间浪费较大。 不建议带的有:皮靴,笨重不说,用处不大,携带的时候容易弄坏。棉鞋不用带,用处不大。上面也提过了,德国冬天还很好过的。 帽子就不多说了,夏天是完全不用帽子的,如上文,德国的太阳很难得。冬天不用帽子也不会很冷,对于装饰或者个人喜爱目的的帽子,就看个人想法了。反正都不带,没事,想带,也不重。 <眼镜> 德国眼镜很贵,特别是眼镜架,最便宜的也要30-100欧元。保险一般包括验光和部分镜片镜架费用(具体看公司条款)。所以从国内多带一两副眼镜来是很必要的。 隐形眼镜: 德国的隐形眼镜不是很贵,网上卖的,不到50欧元,六副月抛型隐形眼镜(实际可用一年)。不过保险公司一般不负责隐形眼镜相关费用(具体看公司条款)。 女友去眼镜店花了90马克(约46欧元),买了4副抛弃型隐形,两个医生特别仔细的给她验了一个下午的光。她觉得很值:光这个两个医生一个下午给个精确的验光,就不只这个钱了。国内的验光师相比德国的医生就不太负责任,草草了是,结果让人带了眼镜后有段时间视力下降很快。建议有机会在德国去验验光(验光费用问题要看公司条款)。 关键是德国的隐形眼镜质量很好,医生说她买的月抛隐形最多两个月就该抛弃的,结果用了3个月感觉还很好,只是后来不敢再用了,估计是因为保水性好。她原来国内带来的是永久型的,结果用了不到一年就不舒服了,不得不在德国买新的。 药水一般比国内贵一些,但是也有便宜的和国内接近,开篇讲过了: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二三十元的差价从国内带一大瓶药水来,也就是每次多花几分钱的事情。怕刚来买不到,就带瓶小包装的药水。 <其他> 雨伞可带可不带,德国也有不少3、5欧元的。行李重量有富余多把雨伞也能方便些。 手套带一副小的薄的就可以。 女同学的头饰和小饰物可以多带点过来,德国的价格要贵一些,款式也不一定合适。还可以当小礼物给女同学。 小剪刀、指甲剪、小闹钟(不要带用钮扣电池的)、一双筷子等也是不能少的。 小的锁头带两个或者带个小软锁,对行李箱的运输很有必要。这在德国很贵,原因看下文。 茶杯在德国不贵,三两欧元的大咖啡杯,不到十欧元的不锈钢大保温杯等都很重,可以不考虑携带。德国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一般家庭都有24小时的管道热水。住在德国人家里一般都使用可以他们的锅碗和刀叉,德国的塑料饭盒一两欧元,就看你自己决定了。看到有人对脸盆有疑问,反正一两欧元的东西,平时也不太用得到,如果真带一个来未免也太夸张了。 中文地图几乎没用,中文翻译的地名很多不规范,在德国也没有必要看中文地名。中德文混杂,多了一倍的文字,乱七八糟的,看不清楚。我带来了一个折叠的来,一次都没用过。 买电脑都送电子地图,只要输入地名就能查到,方便得多。车站和很多地方都有特大地图在墙上,绝对详细,还有公交路线等等。 虽然德国地图较贵,但城市地图很多地方免费的,如车站和政府机关等,虽然不很详细,但是足够用了。 小礼品也很有意义,很多人就带了中国结和剪纸,不过我觉得能送的东西很多。比如丝巾、小国画、小手工艺品、甚至一张古典音乐的CD、一双工艺筷子,都会很有价值。反正有中国特色,还小巧精致就好,特别是一些实际很实惠但看似贵重的东西,如丝巾和工艺品。不要带易碎和沉重的瓷器、泥人、雕塑、玻璃等。看到很多外国女孩对有汉字的衣物饰品特别感兴趣。也许一件有汉字的T恤衫或者小首饰也是不错的礼品。送礼物要找合适的机会,如节日和生日晚会等,否则德国人不太习惯,无缘无故就受礼,就是欠了你的人情。特别是有求于人时,要先说清楚事情,再送礼物或者办成后再送,否则德国人可能会认为被利用。也没有必要人人都送,有的人并不需要送礼就能建立很好的感情,到以后适当的时机如生日等送,会更好。反正刚来是不用着急派礼物的。 德国人送礼都非常“轻”,我房东过生日请好朋友们下馆子吃饭(德国人一般不会这样铺张,也许是因为我的原因),他也仅仅收到好几盆花,几瓶啤酒,几个蜡烛台,几个自己刻的CD盘(在中国人看来连盗版都不如),我送了一套十多欧元的音乐CD,开始还以为不太好,后来居然成了这次房东最重的礼,一见朋友就说我送的CD如何,让我觉得非常惭愧和意外。他们都是有家有小的人了,收入不会低于两千欧元,可是送的都是最普通不过一两欧元的东西,真到了国内,连小学生们过生日也会拿不出手,现在谁还送得出一两元的礼物呀,可是德国人就是这样,我看德国人更能理解礼轻情谊重,可能他们怕送了重礼,别人要想着如何回礼,这对别人是一种负担,送礼能代表心意就行。 烟绝对不能超过一条,否则罚款很重,请看论坛相关讨论。非商品包装的肉类不能带。欧盟对肉类管制很严格,甚至不允许中国肉类进口。一定要注意这两项,否则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和很多的罚款。 总结: 以上说的都是说可以不带的东西,这样能把行李重量压缩到最小,然后大家参考我给出的其他信息和个人需要,加上其他物品。 依据上文的介绍,行李重量应该能控制在男生35公斤,女生40公斤以内。托运掉20到23公斤,身上背十来公斤是不成问题的。 我原来总共就40公斤行李,结果还是多带了很多没用的东西,比如洗发水,胶卷,没用的参考书籍,甚至带来的一床被子到现在都没用过,这些东西都不止15公斤了。大家还是吸取前人的教训吧,带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来。 其实很多不着急用的东西完全可以以后邮寄过来的,海运或邮寄20到45天就到了。等过一段时间熟悉了环境并了解需要后,再决定从国内寄什么、带什么来德国,是更加明智的方法。德国什么都有,就看价格的问题了。至少比你超重被罚便宜很多,轻松很多。 第一次出国,轻便的行李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不知道你需要经过多少路途和波折才能到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