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所有初到德国的朋友们(3)
2012-04-02 07:34:54
德国医疗系统和中国完全不同,实行是分离制度。如果你有疾病,必须如下步骤就医: 1、找医生。查询电话簿,打电话预约或者直接到附近的诊所。这种诊室实际上就是医生诊断的主要场所,有点像国内的私人诊所,一般就设立在公寓楼和办公楼内。但是都有不同的分科(通常是几个科的一医生合在一个诊所),如果你要找内科医生,就必须和内科医生的诊所联系。而且一般不能直接看病,都要电话预约Termin,如果真的着急就直接到诊所排队,一旦有医生有空闲时间,可以立即安排就诊。诊所一般都有很先进的设备,甚至能完成一些小手术。而且你可以随意选择医生和时间。一定记住携带保险单,医生会明确告诉你到你哪些费用可以免除(一般诊断费用都能全免)。所以千万不要怕花钱,不敢去看病,实际上你看诊断前就会知道你的保险能免除多少费用,如不满意,可选择其他诊所。 2、拿着处方到药店买药。诊所一般不会卖药,不过附近肯定会有药店。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只有医生的证明才能购买。医生或者售药处会明确告知你的保险可以负责哪些费用。 3、医院(Krankenhaus/Klinik)。如果有复杂的全面检查、手术,理疗或者需要观察、住院、急救等,都要拿着医生的诊断书去医院就治。医院不负责初期的诊断。 开始我不解,对医生说这种制度太繁琐,无法及时救治,可她说这种制度正是德国先进的社会制度之一,病人可以自由选择,这能最大限度保护病人的利益,各部分利益间没有很大关系,能很有效的监管,防止腐败和舞弊。急诊会有特殊的程序,不用担心(可直接拨打急救中心电话)。 看到很多人对自己的慢性疾病担心,怕无法通过体检或者保险公司拒付高昂的医疗费。据我所知,慢性病也可以参加保险得到赔付,但是以后的保险费用或者赔付比例又可能会有一点变化。很多保险公司对于刚刚到德国的学生不需要体检证明就可直接投保,不过如果想换保险公司,一般会要求你过去的保险公司出示证明、或者健康证明、或者自我保证书(保证投保当时不在任何疾病的诊疗期内,如果在,你最好不要换保险公司)。所以对自己身体有忧虑的同学不用太担心保险问题,至少一开始不会遇到麻烦。德国的保险是一种真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将来知道你还有慢性的疾病,保险公司也不会拒绝你的投保(特别是续保)要求。 2、银行和信用卡 你在国内的德国银行开的是自保金账户,每月最多只能取出500欧元,即使本月一分钱不取,下个月也只能取500,取款必须携带出示护照。 银行一般有两种账户,一种是Spar账户,只能存取款,不能转账。一种是Giro账户,就是转帐账户,存取款金额不限(但每月有最大提款金额),在德国很多东西都要转账。比如房租、购物、水电费等等。如果没有转账账户,用现金转账,每次要多交3欧元的转账手续费。所以说开一个转账账户几乎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免费转账(可跨行跨地)。 到银行新开一个Giro账户(开户一般是免费的),一般能免费得到一张EC卡(电子现金卡),可以直接划卡消费(有EC标志的商店),可在欧洲绝大多数取款机上取款(有EC标志的),或者你可以要求得到Master或Visa信用卡(这两种信用卡没什么区别,就是可以透支,如果不及时偿还,利息会很高,要注意),这些信用卡有更多的服务,所以费用也高,一般每年5-20欧元固定费服务费。实际上有的Giro账户也是每月收服务费的。幸好多数银行对于学生(包括语言学校的外国学生)有优惠,不收服务费,开转账账户和信用卡的时候一定要询问清楚!比如Postbank仅仅对于26岁以下的人(或者每月用款大于1000欧元的)有免费优惠,如果你已经是26岁以上的德国大学生,你也需要为转账账户支付每月5.9欧元的服务费!它的VISA信用卡26岁一下5每年欧元服务费否则是20欧元,而其他银行对此的条件也类似。 如果你不提出要求,有的银行仅仅给你取款卡,就是只有在该银行支行内的取款机才能取款,连街上普通的取款机都不行,使用范围小了很多,大家注意,至少也要要求一个EC卡。所以大家办理手续的时候要仔细询问任何可能性。 据我所知,德雷斯顿和德意志银行的转账账户开户和信用卡等对学生(包括语言学校)都是免费。 办理开户手续后,银行一周内会把你申请的信用卡直接邮寄给你,两周内再把密码邮寄给你,所以如果你没有及时收到信用卡,就要立即去银行申请注销,看看是否地址有误(如果住在德国人家的信箱上有屋主的名字,就一定要写上德国屋主的名字:c/o XXX,避免误投和遗失)。如不及时注销,发生了意外,如卡被人冒用等,银行是不负责任的。我就因为住址有误,耽误了半个多月,幸好卡没被人冒用。 你在A城的银行开户,可以直接到B城的该银行免费享受同样的服务,如存取款、打账单等,如果搬家或者搬到其他城市,只要去银行登记新的联系地址即可。德国银行会把信息和账单及时寄到家里,所以必须要及时更换通信地址,保证有效的联系。 尽量不要到不太知名的小银行开户,因为分支店面少,以后办理手续和转账都会很不方便。最大的几家是德意志银行、德雷斯顿银行(两家已经兼并部分项目,是德国最大的银行机构)。 Sparkasse银行,店面也较多。还有Postbank银行,其实就是德国邮政推出的银行服务罢了,德国的任何一个邮局都可以办理相关手续和服务,也是很方便的。 取款机取款的时候尽量要在本行的取款机,否则手续费用会很高(2欧元或更高)。一次我着急就在附近银行的一个取款机取款25欧元,结果账单显示手续费是2欧元。绝大多数卡都有取款限制(不相同,具体看签约条款),比如一天不超过500欧元、一周不超过1500或2000欧元等等,既是为了安全,也能减少银行取款机的存款量。比如我为了买电脑,在取款机一次取款1000欧元,最后账单上扣掉了我10欧元的手续费。所以一定要了解自己卡的取款限制和条款,大额取款尽量分几天取出,每次不超过500欧元。 个人认为国内办的信用卡在德国用处不大。女友办过,根本没用着,还要付很高的手续费,最近回国就去取消了。在德国办理信用卡使用起来很方便,也没有费用,只要开了转账账户就可以要求银行给你信用卡。 每个账户到了年底都要被扣掉15-30欧元的的社会基金税Kapitalertragsteuer。学生可以免交的,但是银行默认是自愿交付,必须到银行填写免除申请-Freistellungsauftrag fuer Kapitalertraege。以后就能免除此税务了。建议开户或者平时就去填写此申请,免得年底被扣了钱,再申请,然后要去财政局才能讨回钱。 3、住房和生活常识 这里举的例子是和房东住在一起或者是和德国人同住的情况。 德国物价颇高,大家还是要多注意,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比如:德国房租有冷租(不包煤气暖气和水电)和暖租(全包或部分包)之分。如果你的房子是暖租,你就不需要根据你的用量交付水电等费用(已经在房租里),就是说不管你用多少,最后都是房东掏钱了(老编注:部分暖租的房子不含电费)。可是有的人不注意节约,特别是水在德国很贵,5-8欧元一吨!煤气和暖气也不便宜,一套50平米的房子一个冬季将花费上千欧元的暖气。所以你一个月一百多欧元的房租(一般在125-200欧元)实际上对于房东是很少的,不可能经得起你的浪费。 我了解到房东因为无法忍受而主动解约的恶性案例有: 洗澡时间过长(每天每次一个多小时),用水过多,房东无法忍受水的浪费,甚至每次都算水表,最后中国学生被赶走。德国多是浴缸,不要用整缸水泡澡,如果你每天泡一次(每次0.5吨),一个月将是80-100欧元的水费!建议不要超过20分钟,尽量用淋浴。我的房东可以周末请我喝十多欧元的咖啡和啤酒,可是要是放水泡碗的时候去接电话,都不会忘记关水。节约不仅仅是为了钱,而是一种素质的体现。 有人爱炖汤,不时的就做做,一般两三个小时。房东遇到几次,以为忘了,提醒了一声。后来房东发现这是故意的,非常不满,认为这是严重的浪费,每次见到都把电炉关掉。最后两人闹翻了,当然就是不欢而散收场。水电暖的费用问题后面会提到。 一位新来德国的,仅仅因为做了两天的油爆菜,第三天就被赶出!德国人做菜不会有油烟,厨房一般没有抽油烟机。关键是外国人一般都无法忍受厨房全是油烟,房间的木地板或者地毯也难以清理。所以开始炒菜就要征得房东的同意。如果他不同意,你要用行动争取:德国电炉恒温,用的又是色拉油,你可以用小一点的中档火炒菜,是绝对不会起油烟的,你多做几次没油烟的菜,自然会得到房东的默许和理解。我炒菜也不会有油烟,诀窍就是不用最大档,多一点点耐心,多盖锅盖焖。还是回国去展示油爆菜的功夫吧。说到厨房就多说一句常识,怕没进过厨房的同学犯错误:不沾锅不能使用金属工具接触,只能用塑料和木质炒勺。女友前几天请几个朋友来吃饭,结果最后发现房东的不沾炒锅被谁划伤了几道,房东要求买新的(原来的30多欧元),女友费了15欧元新买了一个才平息此事,还发誓以后决不让人碰她家的锅!这样的事情大家还是留意点吧。 送给所有初到德国的朋友们(1) 送给所有初到德国的朋友们(2) 送给所有初到德国的朋友们(4) 送给所有初到德国的朋友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