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校长建议准留学生要做系统的学习打算(2)

2012-04-01 21:24:46
上一页  对“准留学生”的忠告:应做系统的学习打算   正准备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应该走怎样的求学道路?校长们的建议是:应做系统的学习打算。   迪埃特·伦森教授建议,学生最好提前一年研究他们在德国的学习计划,至少花1000小时学习德语。他希望学生能利用网络,主动了解所申请就读的学校,获得相关信息,这样制定出的计划才会更详细和明确。   多米尼克·迪克斯隆教授称:“来法国留学越早越好!”什么是“早”?他解释,法国的学术门槛相对较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理、工科,而国外学生往往很难适应我们的教学模式和要求。如果能在中学或高中就到法国学习,及时培养适合法国学习模式的思维方式和构造相应的知识体系,就能更有利于系统学习。他还提到,在偏于强调专业教学的英、美国家留学则不需要考虑这一点。所以,应该辩正地看待出国的年龄时机。针对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的计划。    汉努·特乌特教授同时强调,中国学生要在出国前就开始培养集体学习的能力。他形象地说,一个好的球员,不仅要踢好球,还要善于把球传给别人,有时候团体互助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今后还欢迎中国留学生吗:非常欢迎并积极期待与中国交流   在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外国大学会考虑提高中国学生的留学门槛吗?   就此,迪埃特·伦森教授说,他们也许会考虑选择性地接收学生。他们更欢迎那些在德长期学习的学生,并且,会考虑在经济上适当提高门槛,一定比例地增收学费。相信,这样更能保证教学质量。   多米尼克·迪克斯隆教授说,目前我们的学费还没有涨,在今后几年,学费也许会增长2%-3%。当然,我们仍然非常欢迎中国留学生,我们一直将中国留学生看作是中法交流的一个民间平台,在法国也有很多人学汉语和中国文化。目前,我们就有25位教师在上海做交流访问。   斯图尔特·卖卡钦教授表示,他十分欢迎中国留学生,更愿意与中国在各方面进行合作。“我们刚与中国教育基金会协商签署了一个协议。协议规定,中国每年选派20人到新西兰攻读博士学位,中方负责其生活费和国际旅费,我们则负责承担他们全部的学费。”   罗德里克·弗雷泽博士也表示,非常愿意在加拿大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与中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他说,他本人就十分喜欢中国文化,他先后35次来到中国,现在,他可以完整地画出中国地图,并准确地标出他去过的地方。   附言   随着中国留学生日益增多,世界各名校都对中国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外国校长提到中国学生普遍缺乏挑战精神,这显然有悖于当前中国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如何鼓励中国学生勇于挑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挑战精神的追求源于人格力量的支撑。这里的“人格”并非日常概念中所指的偏重于道德品质的“人格”,而是指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才敢于怀疑、勇于挑战。显然,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人格特质的。然而客观地说,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中,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对这种创新人格的要求,并不清晰和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0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京ICP备1101612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03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