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留洋曲折多,办个签证真叫烦(上)
2012-04-02 05:52:49
来自广州、惠州、茂名等地的13名孩子(4名在读大专生,9名高中毕业生)怀着美好梦想,办理赴德国留学,8个月下来,两名中途退出,其他11名虽然最终拿到了签证,却惹来一大堆烦心事。本月22日下午,部分学生、家长来到报社,群情激愤要求给个说法。 左比较右比较 兴冲冲去报了名 孩子出国留学是家中头等大事,为此,家长们表示当初都是打听了多家中介公司,左比较右比较最终选中了广东某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无它,就是因为它是双证齐全的正规留学中介服务公司,自然是最可靠的了。 2001年6月份,这十多位学生家长分别兴冲冲到该中心报名,办理孩子赴德国留学业务。中心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拿出了详尽地赴德国留学的四个留学方案。有大专在读生经咨询后报了“直接申请德国硕士项目”,中心表示没问题,其他高中生则报了“赴德国职业技术培训项目”,并与该中心签订了合同书,中心当时保证9月份100%全部办出去。 接下来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家长们按照中心要求交了数笔费用,包括报名费3000元人民币,签证综合服务费11000元人民币,12500德国马克的自保金和4400德国马克的一年房租及其押金(其中3900马克为房租,500马克为押金),高中生交了10个月德语培训国外费用(含学费、综合服务费)6500美元,大专生则交了5个月的德语培训国外费用(含学费、综合服务费)5000美元。 事情看来似乎非常顺利:7月份,德国学校寄来了入学通知书,告知开学日期为9月15日,8月份,护照已拿到,这时中心要求家长所交款项转到经办人某小姐的个人存折中,原本两次出示的盖有该中心财务专用章的收款收据,就变成了经办人某小姐的个人存款凭证。当时家长们对此虽有嘀咕,但这时高中生有些根本连高考都没参加,有些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也没去念,大专生也已退学,个个都是办出国留学心切,心想这钱放在哪都无所谓,反正到最后会一一算清楚并出具收款凭据的。 开始察觉种种疑点 所有孩子第一次全部拒签 据家长们反映,慢慢地他们就发现了不少疑点。一是每次交钱都是限时交款,而且不要他们交美金,要交人民币,由中心将钱换成美金后再汇出去。 二是大专生的家长在好不容易办了公证之后,中心告知为了签证需要,要统一变成高中生,全部办读职业培训,同时,补交1500美金,转成10个月的德语培训,所有公证资料从头再来。 当时家长们就有说不出的苦:这时已是2001年11月份,钱全交了,孩子学也退了,没什么退路了。 然而,最让家长失望并开始生疑的是,当初保证9月份100%办出去的承诺却在11月25日被告知所有学生全部拒签。中心责怪学生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去跟签证官讲,可家长们反驳,这么多孩子拒签,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问题。 该中心负责人向家长们保证,过了圣诞节后再给答复,请大家耐心等待。 有点奇怪的是,往日与家长学生们打交道的经办人某小姐从此没再在家长们面前出现,手机也关机,再也找不到这个人。 矛盾终于激发 要拿护照先办终止合同 今年2月份,中心终于告知,所有事情都已办妥,3月1日开学,大家21日来拿签证护照和入学通知书。 第二天,家长和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该中心领护照和入学通知书。这时中心要求,先终止合同,然后拿护照,等订好机票、学生登机前再给入学通知书和学校的收款凭证。 这样一来,早已聚集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家长直接找到该中心主任,提出三个要求:一,护照和入学通知书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必须发放给学生,中心没有理由扣留;二,要终止合同可以,但必须由中心出示校方收到款项的凭据,将所交费用一一核实清楚;三是落实在德国接机事宜,并出示书面协议保障学生在德国3年的应有的合法权益。 在家长们的一再要求下,中心叫来了久违的经办人某小姐。可某小姐来到中心后,仅向家长们出示了两份汇款凭据,一份是12500马克的自保金和4400马克不知作何用途的费用,至于学校的收款凭据及其它凭据仍不能提供,到最后,她又拿出了一份12000马克的收款凭据给家长们看了一下。 双方一直争执到夜晚12点多,这时中心表示,这项业务其实是北京一家公司联系的,他们正在与北京的公司联系,叫他们派老总来协商此事,叫家长们第二天下午4点钟再来商谈解决办法。 22日中午,家长们又被告知,北京公司老总不能及时赶过来,对话安排在23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