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现身说法

2012-04-01 17:50:48
李文峰(留学美国):签证官对我振臂一呼,“Great(好极了)!”   我2001年7月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毕业,当年8月到美国伊利诺伊州理工大学芝加哥肯特法学院攻读法律博士学位。今年5月底,拿到学位,7月底参加纽约州律师考试,现在还在芝加哥,准备看完美国大选后就回国。   出国的动机,说来很多其实也不多。有理想主义的追求,也有十分现实的考虑。记得当时在人大读法律研究生,对很多法律问题,特别是“依法治国”的含义和途径有很多思考。   出国的前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安东尼·肯尼迪大法官来人大法学院演讲,题目就是关于“依法治国”的,听了后受益颇多,并且决定到美国更进一步学习。   说到这儿,想起出国签证的小插曲,当时去美国大使馆签证,签证官问我,“为什么要到美国去学法律,以后想做什么?”我说:“我昨天刚刚在人大法学院的毕业典礼上代表700多名毕业生发言,我代表他们向老师保证,我们一定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习,一定要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   话音刚落,签证官对我振臂一呼:“Great(好极了)!”然后,我很轻松地聊了一下对未来的计划,很容易地拿到了签证。   出国的一个现实的考虑是,希望能够到美国接受先进的法学教育,在法律专业知识、法律英语方面提高自己,为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真正地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当时国家副总理李岚清语———编者注)的复合型人才。现在看来,目标不但实现了,而且收获比预期要大得多。   罗莉(留学丹麦):本来可能这辈子都没有出国机会的   我出国前已经在国内的一所大学上了一年的研究生。去年6月份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个很意外的机会。我的导师和丹麦的一家公司有合作,去年已经在丹麦做课题两年的师姐打算回国,我们实验室得有一个人去接替她。   当时实验室有十多人,我刚读研究生一年级,所以没抱多大的希望。后来有一次偶然和老板(对导师的戏称———编者注)说起这事,他问我想不想出去,我说想啊。然后不知道怎么的,事情很快就定下来了。   来丹麦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得太爱国了。做什么事情都会考虑到自己是中国人。因为小镇上外国人不多,尤其中国人黄皮肤黑头发的,显眼。呵呵,走路我都不敢走得太难看了^_^。平常只要是说到中国,肯定不许别人说不好的。奥运会的时候,中国每次拿了奖牌我都要跑去跟同事夸一下。我觉得祖国强大了自己也很荣耀。当然了,坏事错事就更不敢做了,怕给中国人丢脸。   我觉得自己变化挺大的,变得坚强了,独立了。刚来丹麦的时候胆子特别小,周末的时候总是自己一个人怕得不敢睡觉,要开着门开着电视开着灯。现在已经敢一个人在漆黑的楼道里走了。还有,我学会了自己做饭,做得还不错哦。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乐观的人。工作到深夜2点的时候,冬天一个人背着十几公斤的东西累得走不动想哭的时候,被别人冤枉委屈的时候,实验出了差错的时候,我都能坚强地挺过来。来了丹麦这么久,除了因为感情的事情,我很少哭。有一次自己在哭,同事进来看到,没有任何反应,而是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我当时真的是不知道什么感觉呢。觉得哭也没用,那就不哭了!   阿志(留学美国):我得在最快的时间里完成学业,还要打工,攒点饭钱   阿志:Hi,非常愿意接受采访。朋友叫我阿志,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信息系统管理专业。   记者:为什么出国?什么经历或事情帮助你做出最终的决定?   阿志:5年前,VISA(签证)还是很稀罕的事。拿签证自己很兴奋,家里人也很支持,但没有仔细考虑到将来问题。所以当时就这么放弃了国内好好的一切出了国。   记者:你的留学经历与现在周围的留学生相似吗?他们是什么原因出国的呢?   阿志:跟周围的留学生比,我家里不是大富大贵。我得在最快的时间里完成学业,还要打工攒点饭钱。我身边也有很多有钱人的孩子,衣食无忧的。也有的只是来打工,不读书,混日子。大家出国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图新鲜,或是读不成书,只是镀金或是享受。   记者:国内的教育经历与国外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阿志:我只能说,在这里我真的就是在读书学习。想毕业找好的工作,就需要好的学历。比如说硕士,要读硕士就要在本科的时候拿好的成绩。因为北美实行GPA制(平均评级制———编者注),你的GPA要高,就得每一科都要拿好的成绩,只要有一科FAIL(失败)的话,就会把你的GPA拉下来。在这里又没有补考,又没有后门送个礼就可以帮你改分什么的。   这里的大学不像国内搞什么班级制,给你规定什么时候上什么课。在北美,是学分制。同学之间只有专业之分,爱上什么课是你自己的事,不像国内还有一起生活四年的同学,整天泡在一起社会经验和信息交流少了很多。摘选自:中青在线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京ICP备11016124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03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