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作为一个说烂了的老话题,很多人提及它的第一反应就是—–苦。没错,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用意是让人们勇于吃苦,等待那甘甜的到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重病,似乎世上所有的美好与幸福都要通过大量的吃苦才能实现,甚至有人说人生本就是苦,“他”让数以亿万计的国人心甘情愿的生活在火坑中,一个一个比着吃苦,去街上看看国人的脸吧,你就会相信我们是全世界活得最苦的国家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他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快乐,而且也剥夺了家长与教师的快乐。一纸成绩单成为了孩子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根据数据统计,年级越高的学生越痛苦、越沉默、越缺乏活力、自信与灵气等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
教师的业绩需要成绩,学生的升学需要成绩,成绩哪里来,不寒窗苦读成绩从哪里来?这样大的一个死循环是无法在朝夕间改头换面的,作为学生的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整日里叫嚣着改革,改革?
曾经有位大师临终前说,我曾经想改变世界,但是我失败了,现在我才明白,如果我能够先改变自己,进而改变这个国家,或许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没错,我们需要的是改变自己,不要再让学习、成长、教育作为一件苦差事伴随我们。一个真正热爱学习的人,他扑在书籍上就仿佛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饥饿的人看见面包,需要头悬梁锥刺股地逼迫他吃吗?不需要,这就是我要讲的心态问题,真正去热爱学习,才是我们应该且可以做的事情。
如何才能真正热爱学习?无非是自信,当你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知识日益丰富,周围一片鼓励期许,而不是只感受到教室的照本宣科,只留心于每个人的苦瓜脸与排山倒海的压力,你就拥有了自信。
在当下教育环境中,选择出国留学者与日俱增,为什么他们宁愿考托福也不选择我们的应试教育呢?很多托福的考生一致认为,学习托福的两三个月是他们英语水平提高最快的时间。为什么呢?与我国传统英语教育不同,托福的考核方式最终要求考生要切实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并把听与说、听与写有机地结合,最终真实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而我国传统英语教育中,对学生学术性听力技能、实际口语交流和写作技能培养的匮乏造成了多数考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高的局面。换句话说,托福英语可以更好的应用在生活中,而传统英语教育更偏向于如何通过枯燥的试题,这就是托福的魅力。
朴川英语(http://www.tronenglish.com/)一位资深教师分析时提出,托福最吸引人的是考题的科学性,ETS对它每一套考题都经过严密的难度检测与梯度设计,刚开始考生在做阅读题的时候会错十个,然后是八个,最后是四五个,可见每套题难度惊人的统一性。而托福的给分也十分人性化,比如阅读和听力,每个单项即便你没有全部答对也可以得到满分。尤其是口语和写作,每年都有不少满分出现,毕竟由于文化与地域的差异,不同的人对问题的观点会有所不同,托福的这种包容性特别值得尊敬。
曾经听闻很多托福考生感言,整个托福学习与考试给大家的氛围是踏实的、奋发的,而不是功利的、无聊的。我们时常听到有中国考生说,这次四级、六级考试出题真不合理,太不公平了,然而却没有人对托福的考试方式说不。
不仅考试模式,学习方式也是决定学生会否热爱学习的原因之一,我们学生在教室里每日面对着沉默无语面带倦容的同伴,忙于做不完的试题,接受着毫无新意乐趣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没有合适自己的教学进度也无人诉说,心里的苦可想而知。朴川英语校长曾分析说,我们致力于在线托福教育,为什么孩子在我们这里可以开开心心的享受学习?因为我们师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最大化降低压力;教师对学生了解程度的提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单独改变进度教学,不再按照统一的进度学习,更加贴合学生心理;在线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无论是在家里、咖啡厅,都可以接受教学,最有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我们这里学生能够真正去热爱学习,享受学习。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能从这些不同的考试模式与学习方式中获得一些东西。痛苦无理,快乐为王,只有真正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而不是苦中苦,才会真正热爱学习,而不是一个被成绩奴役之人。